
据参考消息11月11日援引俄媒报道,俄罗斯总统普京计划于下月访问印度,并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晤。这将是他自2022年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首次访印。
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0日表示,克里姆林宫正积极筹备普京此访,希望取得实质性成果。
消息人士称,预计双方将讨论贸易、能源合作与地缘政治协调等议题,并签署劳工流动协议。此外,俄印正就核能本地化和技术转让展开谈判。
筹备签署协议
普京上次访印是在2021年12月。
今年9月,他与莫迪在天津上合峰会短暂会面。据称,普京展开“后座外交”,邀请莫迪同乘俄制轿车前往双边会谈场地,并在车后座上热聊近一小时。
10月,两人通话,重申深化“特殊战略伙伴关系”的承诺。
知情人士指出,普京计划于12月5日访问新德里,出席第23届俄印论坛,并与莫迪进行双边和代表团级会谈。双方希望进一步巩固长期稳固的伙伴关系,预计将签署多项新协议。
印度舆论称,两国正在筹备签署一项劳务合作协议。这将为未来多年印度劳动力有序进入俄罗斯市场建立机制。
当前,印度在俄劳务人员主要分布于建筑、纺织等行业,而俄方对机械制造、电子等领域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正持续增长。预计到今年年底,在俄工作的印度公民数量将突破7万人。
印度商界对此表示欢迎,认为该协议将成为印俄关系又一里程碑。
普京访印前,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拟于11月17日访俄,为普京12月访印铺路。
这将是苏杰生自8月以来第二次访俄,显示出双方为筹备峰会的高度协同。
尽管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发出逮捕令,但由于印度并非《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》成员国,因此不受上述逮捕令约束,普京得以畅行新德里。
很难轻易切割
普京此访正值印度承受来自美国的新一轮压力。
特朗普政府已对印度出口商品征收50%的关税,以施压印度减少购买俄罗斯能源和军备。
在特朗普看来,印度是少数几个仍在与俄罗斯进行贸易往来的主要国家之一,变相资助俄罗斯的军事行动。对印度加征关税,可作为“推进俄乌停火”的策略之一。
本周早些时候,特朗普表示,美国和印度“非常接近”达成贸易协议,届时美方将下调关税。他还声称,印度已开始减少从俄罗斯购买原油的数量。
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9月的三个月里,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环比下降8.4%,为自2022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。
不过,虽然印度也在推进能源进口多元化布局,但俄罗斯仍是其能源结构的核心。尽管特朗普试图以关税减免为诱饵,但新德里多次表示,不会在能源安全问题上妥协。
有评论称,此次莫迪与普京会晤,只会让印度更难装出与俄罗斯保持距离的姿态。
究其背后,印俄合作的动力主要有历史惯性、军事绑定、战略支点等因素。
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,莫斯科在工业化、能源和国防等领域持续向新德里提供支持。这种长期互动塑造了难以替代的战略互信,也为双边关系奠定了深厚的惯性基础。
印度陆军70%至80%的作战平台依赖俄制装备,替代成本很高。
印度外交始终强调“战略自主”,不希望完全倒向美国,而俄罗斯则是其维持外交回旋空间的核心支点之一。
谈判核能合作
普京访印引发关注之际,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首席执行官利哈乔夫10日在孟买与印度官员会谈时表示,俄印核能合作正迈向新阶段,重点在于提升技术本地化和技术转让水平;双方正在评估为普京访印准备的合作项目。
利哈乔夫透露,俄印正在谈判新项目,并讨论将合作扩展至包括陆基和漂浮式小型核电站。俄方在这一领域拥有独特优势,已在北极运营一座漂浮核电站。
利哈乔夫还表示,俄罗斯看到在印度大幅提高核技术本地化水平的巨大潜力,尤其是小型核设施。
外界认为,俄印在核能合作领域共识广泛。
一来,核能合作已超越单纯的能源议题,兼具地缘政治、供应链自主化与国家能力建设的战略意义。技术转让与本地化制造更被视为深化合作的关键。
二来,印度核电需求快速增长,而俄罗斯具备完整的核电出口体系,双方在需求与能力上形成天然契合。
不过,舆论仍有一些不同声音。
西方人士质疑技术转让的速度与深度,强调制裁、供应链与核燃料循环的风险。印度学界则担心形成新的技术依赖。
另有观点认为,核电发展成本高、建设周期长、在能源结构中占比偏低配资优秀配资门户,印度要实现大规模扩张仍面临严峻现实。
红启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